今天起,滬深主板A股公司市值退市標準正式調整為5億元。
2020年12月31日,滬深交易所分別發布退市新規,增加“連續20個交易日每日股票收盤總市值均低于3億元”的市值退市指標。今年4月,滬深交易所修訂完善了相關退市規則,將主板A股公司的市值退市標準從3億元提高至5億元。據上交所上市規則,在上交所僅發行A股股票的上市公司或者既發行A股股票又發行B股股票的上市公司連續20個交易日在上交所的每日股票收盤總市值均低于5億元的,上交所決定終止其股票上市。深交所對于主板A股公司也有類似規定。
對于新老規則適用的銜接問題,深交所此前表示,對于原規則在10月30日前后的銜接適用,上市公司A股在10月30日前出現股票總市值低于3億元情形,上述情形延續至10月30日或者以后的,連續計算相關期限并適用原規則關于市值退市的規定。
在上述規則調整到位后,滬深主板公司的市值退市標準將由3億元變為5億元;滬市科創板、深市創業板、北交所、滬深純B股公司的市值退市標準則均為3億元。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梳理同花順數據發現,截至目前,有38家A股公司市值低于10億元。其中北交所最多,達21家;其次為主板的11家;科創板和創業板分別有4家和2家。
從行業分布來看,上述低市值公司中,機械設備、醫藥生物、基礎化工、綜合、紡織服飾等行業公司相對較多。
需要指出的是,上市公司的市值大小,除了與公司規模、經營基本面有較大關系外,與股票市場行情也有一定關系。比如統計數據顯示,今年9月23日收盤,市值低于10億元的A股公司尚超過200家,但目前已大幅下降至38家,與近期A股市場經歷一波強力上漲密切相關。
分析人士認為,上市公司一旦退市,將進入退市板塊,股票流動性大大降低。目前,A股市值低于10億元的主板上市公司基本都是持續虧損企業,經營性現金流凈流出,貨幣資金匱乏,公司可持續經營能力不被市場認可。對這類企業來說,受退市新規的影響,如果市場情緒出現波動,容易出現股東拋售股票現象,從而加速上市公司股價下跌進而觸發退市條款。
為啥主板A股公司市值連續低于5億元需要退市?資深策略分析人士認為,主要原因有二,一是主板上市公司在公司定位上是一個相對比較成熟的大中型公司。如果市值低于5億元,流動性會很差,不利于投資者交易。二是主板公司過小的市值本身也反映出公司經營管理,以及其他各方面都可能存在一些問題,也不適合上市。
對于這類上市公司,除通過改善經營和基本面外,還有兩種市值管理的方式能夠降低市值過低的退市風險:一是大股東增持推高股價,二是加快開展資產重組。
鄭重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