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間內,僅三分鐘就能安排好當天乃至未來一個月的生產計劃;廠房里,機械臂上下揮舞,24小時不間歇生產;智能大屏上,生產指標、貨物流向實時顯示……通過數字經濟和制造業深度融合,在江蘇常州經開區,越來越多的工廠打通“任督二脈”,呈現出各類智能制造的新場景。
目前,江蘇常州經開區全區創成國家工業互聯網平臺賦能數字化轉型試點提升項目1個,國家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發展試點示范項目8個,各級智能工廠和工業互聯網標桿工廠超百家、星級上云企業250余家。
“新”中有“數”
走進常州博瑞電力自動化設備有限公司,產線上,機械手的兩個上料工位正有條不紊工作,一個工位抓完料后,觸發料倉送料指令,一臺AGV小車精準送料,全流程一氣呵成。
“我們建立了4類智能存儲料倉,配置不同類別AGV小車,構建了多個立體智慧物流系統。從訂單排產到物料配送,全過程線上管理,倉儲配送體系高效、智能。”企業技術研究中心工藝研究部經理陸凱雷說。
近日,該企業獲評國家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四級,代表了國內制造企業在智能制造領域所能達到的領先水平,為全市首家。
作為國內領先的智能電力裝備研發與產業化企業,白鶴灘至江蘇正負8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粵港澳大灣區直流“背靠背”電網工程等很多“超級工程”里都能見到博瑞的身影。由于企業產品種類多、工藝跨度大、交付周期長短不一,通過生產、物流、質量模塊的數字化,數年前,博瑞電力便大力推動數字化智能化轉型,優化生產流程,提高產品質量和生產靈活性。
目前,企業打造了1個省級智能工廠、7個省市級智能車間、50余條智能產線,關鍵工序設備實現100%數控聯網,關鍵工序數據動態監測、在線分析,通過神經網絡預測模型、SPC統計過程控制等方法對生產過程進行分析優化和預測預警。
在柔性輸電裝備智能工廠鈑金車間,生產線集成的智能料庫系統有40個塔位、600個托盤位,可存儲1140噸原材料以及半成品,實現原材料、半成品、在制品、庫存以及余料等全自動化存儲、調度和管理,與激光切割、數控沖床、沖剪一體機等鈑金設備信息互通。“我們的革新不只是生產線自動化與智能化方面的改造,而是重塑了生產關系,讓數字和智能成為生產管理的大腦,基于大數據模型不斷自主革新,實現智造升級自驅力,發展新質生產力。”陸凱雷說。
“數轉”蝶變
數字化設計仿真縮短產品研發生產周期,生產車間里機器人小車“跑來跑去”精準運送物料,“數字大腦”監測全流程生產……潞城街道作為常州市智能制造示范區,大力發展軌道交通、新能源、新材料、智能電網、智能電機等產業,推動企業數智化深度轉型,實現技術升級和降本增效。
早前,中車戚墅堰機車車輛工藝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在產品開發過程中,各部門之間的設計意圖無法有效傳遞,開發實效及準確性難以保障。為此,企業開發了應用設計工藝制造一體化應用場景,建立三維工程環境,實現研發部門、工藝部門等所有信息互通,生產經營活動無紙化。
企業信息技術部部長王剛介紹,基于這一場景,企業產品交付周期縮短了13%,產品成本降低了15%。透明的生產流程讓工人減少了不必要的重復勞動,更清晰地知道自己“每天該干什么”“怎樣做才符合標準”。周邊的精密儀器加工、智能微特電機等企業也紛紛學習借鑒該模式。
中車戚墅堰所不遠處的常州達正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致力于為SAP中小企業管理系統等提供軟件外包服務。企業總經理任和中說,園區促成了企業與三協電機、鼎智科技等優質企業合作。
“發揮好中車戚研所、博瑞、艾肯、華旋等龍頭企業的引領作用,幫助更多企業敢想、敢轉、敢改。與數字服務商協同發展,為企業建好智慧底座。”潞城街道企業服務中心主任薛琦豪表示,街道圍繞產品升級、節能減排、循環經濟等需求,跟蹤前沿技術,重點推進生產全流程智能化,加快建立面向生產全流程、管理全方位、產品全生命周期的智能制造新模式。目前潞城街道累計創建省級智能制造示范工廠3家、省級示范智能車間14家、市級智能車間18家。
加“數”前行
今年7月,常州經開區區域一體化工業互聯網公共服務平臺正式上線,管理機構、金融機構、企業約410家單位已成功注冊,其中280家企業通過該平臺申報2023年度第一批加快培育特色產業推進高質量發展和“智改數轉網聯”專項資金。
該平臺有八大服務模塊,包含政策動態、專項申報、診斷服務、數智場景案例、服務平臺、金融支持、應用商店、生態合作,構建了基于工業互聯網的新型服務模式。
江蘇匯聯活動地板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顧黎明說:“平臺內有相關案例,可以讓企業找到一些和本公司匹配的案例,減少時間成本,然后還可以在平臺發布采購需求,線下可以進行多家公司對比,企業的實施成本也能降低不少。”
一家注塑件企業在平臺上了解到博瑞電力數字化轉型經驗,通過街道聯系,前往博瑞廠區學習。在平臺上,“智改數轉”企業案例已有52個,相關企業發布合作需求36條。“平臺上線,大大提升了我們為企業提供精細化服務的能力,形成良性互動。”經濟發展局局長李江說。
把服務送到企業“家門口”,從“候診”轉向“問診”。今年上半年,“以數謀新 智啟未來”2024年“智改數轉網聯”園區行活動舉行,工信部門為參會企業解讀了“智能化改造、數字化轉型”相關政策,并解答了項目申報相關問題。活動還邀請中天鋼鐵集團、中國移動紫金研究院、江蘇邁步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等多家企業,分享工業互聯網賦能產業轉型、新能源企業兩化融合、智改數轉網聯路徑經驗。
“工業互聯網應用需要與行業的知識、經驗、技能緊密結合,復雜性高,難以‘用一個藥方包治百病’。通過專家的剖析,要把一個又一個行業做深做透。”李江表示,一方面,面向傳統產業、重點地區,調動其開展制造業數字化轉型、智能化升級的積極性,支持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基礎較好的企業建設一批基礎、先進的智能工廠,廣泛部署智能制造裝備等;另一方面,發揮龍頭企業、鏈主企業牽引帶動作用,打造一批領航智能工廠,推動數智技術與制造全過程的深度融合,實現裝備、工藝、軟件和系統的研發與應用突破。
鄭重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