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以下簡稱臨港新片區)設立五周年。5年來,臨港新片區借制度創新提升“軟實力”,助力“硬科技”企業出海“行穩致遠”。
今年5月29日,中國飛機租賃集團控股有限公司通過其在臨港新片區設立的特殊目的實體,以租賃出口的方式向印度尼西亞翎亞航空交付了第三架國產噴氣式ARJ21飛機,完成全國首單國產商用飛機跨境人民幣租賃出口業務。
據臨港新片區官方表示,此次國產飛機“前端融資+出口合同+后端經營租賃”的業務全流程采用人民幣結算,形成了人民幣跨境與國產飛機出口相互“伴飛”出海的新模式。此舉既是國產高端裝備出海的又一新突破,也是人民幣國際化進程上的一次有益嘗試。
助力國產大飛機“飛得更穩”,臨港新片區創新保險共同體的運作機制,在全國率先首次成立服務國產飛機“走出去”的保險共同體。
今年6月19日,臨港新片區管委會、中國商飛、上海保交所與8家保險機構及航聯保險經紀,共同簽署國產商用飛機海外機隊保險共同體合作備忘錄。
臨港新片區官方表示,此舉以保險服務加國產飛機“聯合出海”方式,提升國產飛機在全球市場的競爭力。臨港新片區以更大力度的金融創新,提升國產商用飛機海外機隊的境內承保能力及保險保障與突發風險應對能力,降低相關成本,為國產商用飛機實現海外安全運營提供保險保障。
通過實體企業“出海”為金融服務“出海”創造場景,又通過金融服務“出海”為實體企業“出海”拓寬道路,通過制度創新,臨港新片區正探索金融與實體經濟互相促進、螺旋上升的全新路徑。
中國企業在出海過程中面臨的問題既綜合又多元,為解決企業“走出去”的多項痛點,臨港新片區提供了一攬子解決方案和集成式服務。
今年6月,臨港新片區推出全國首個“走出去”公共服務辦事大廳,通過“線下+線上”結合,為企業提供跨境金融、涉外保險、法律仲裁、人才合作等一站式服務。
據上海臨港新片區“走出去”綜合服務平臺運營負責人孫倉龍介紹,該平臺由“走出去”綜合服務平臺牽頭,涵蓋金服通、跨境通、航運通、法務通等多個線上綜合類的專業服務門類,“希望能夠為走出去企業做生態化、多元化、立體化的綜合服務。”
作為入駐機構之一,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上海分公司總經理助理王丹妮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專窗設立后,可根據企業自身的業務特點和發展需求,量身定制保險保障和融資配套方案,減少企業在“出海路”上的后顧之憂。
不少法律界人士指出,助力“硬科技”企業出海,需要營造和國際銜接的法律“軟環境”,讓企業出海時能有“無縫切換”的感受。
臨港新片區也正通過創設“上海臨港國際法務區”,提升法律服務的供給和質量,在吸引外資科技企業“走進來”的同時,服務本地科創企業“走出去”。
臨港新片區管委會制度處法治建設條線負責人徐夢飛表示,目前,臨港新片區法律服務中心已經與18家單位簽署共建協議,累計吸引仲裁、司法鑒定、律所等75家法律服務機構入駐。全國首家外國仲裁機構——大韓商事仲裁院也在今年4月落地臨港新片區。
據徐夢飛介紹,經過5年的發展,臨港新片區基本實現了法律服務產業集聚的設想。“今年,根據臨港新片區發展的實際情況和企業需求,我們提出建設2.0版本的‘上海臨港國際法務區’,在現有機構集聚優勢的基礎上提升法律服務的供給和質量。”徐夢飛表示。
鄭重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