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文化事業是滿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保障人民文化權益的基本途徑。4月28日晚,萬眾矚目的白鵝潭大灣區藝術中心迎來開館啟用儀式。5月1日起,嶺南文化新地標白鵝潭大灣區藝術中心將面向市民觀眾免費開放。
白鵝潭大灣區藝術中心,可謂“藝術”“文化”“美學”等詞匯的集大成者。在這里,你可以在近千件作品中溯源廣東美術的輝煌歷程,可以一站式打卡嶺南四季人文風貌,可以沉浸式了解廣東文學的輝煌成就,還可以感受嶺南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們的匠心獨運……藝術中心釋放出的獨特文化吸引力,不僅擦亮了大灣區文化名片,還將形成巨大的“溢出效應”。
凡益之道,與時偕行。讓更多人與文化藝術產生邂逅,不僅是滿足人民群眾精神文化需求的內在要求,也是堅定文化自信、建設文化灣區的題中應有之義。當前,我們在文化需求和文化供給之間還存在結構性矛盾,“缺不缺、夠不夠”問題總體上得到解決,“好不好、精不精”的訴求則需要進一步滿足。當高樓大廈在大灣區上空劃出美麗的天際線,文化藝術的高地也應該巍然聳立。藝術中心的正式開放,無疑是大灣區精彩文脈的“點睛之筆”。
大灣區的文化地標,早已不勝枚舉。廣州圖書館是全世界最繁忙的圖書館之一,珠海大劇院講述著“珠生于貝,貝生于海”的城市記憶,深圳的南頭古城重現歷史文化底蘊……審視這些文化地標,它們之所以能“火起來”,就在于和人民群眾文化生活的深度融合。如今,藝術中心作為省級重大文化工程項目,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做好公共文化服務,為市民和老百姓提供高質量的文化產品。
有人說,藝術中心就像是大灣區的會客廳,讓海內外的朋友紛至沓來。此次廣東美術館就策劃了八大展覽,參展的藝術家近1200名,是廣東歷史上最大規模的美術展覽。同時,還策劃展出意大利博爾蓋塞美術館收藏的文藝復興時期的55件知名作品。文藝薪火的賡續,在于思接千載、鑒往知來。藝術中心打開自家大門,為大灣區涵養出深厚的文化情懷,更增強了“走自己的路”的信心底氣。
在頂層設計的藍圖里,粵港澳大灣區要在文化藝術領域更好發揮示范引領作用。藝術中心的三大場館主題多元、內容豐富、規模宏大,彼此之間實現自然與文化相貫通、功能與審美相呼應、歷史與發展相統一,充分展現大灣區多元的文化內涵與人文魅力。它的立意,就如藝術中心領銜設計者——中國工程院院士何鏡堂所說:“向世界展示粵港澳大灣區文化成就的使命擔當。”
藝術中心巨輪揚帆,灣區文化強勢出圈。建筑是凝固的藝術,藝術中心以“文化巨輪、時光拱廊、鵝潭寫意、云山藝境”為理念,從遠處看有巨輪出海之態,寓意“文化乘風破浪、遠播四海”。有里子,也有面子,在馬上到來的五一假期,這座“國際知名、亞洲一流、國內領先”的現代化文化博覽群體,必將成為無數游客和參觀者的目的地。人與文化藝術的雙向奔赴,就是一道最美的風景!
撰文 謝偉鋒
鄭重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