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田
當我們談可持續的時候,到底在談些什么?
可能是對消費主義的逆反:從最早爆火的“city walk”到露營、騎行,再到咸魚上買賣舊物,沒人比這屆年輕人更懂得平衡精致與環保。
也可能是對企業價值的反思:上市公司的財務報表,反映著企業的身體健康程度,而從每年的ESG報告里,大眾更多看到了企業與社會的連接度,甚至是一家企業長遠發展的潛力。
近幾年,雖然ESG開始在企業側和資本側被逐漸重視,但對于大部分企業而言,ESG信息披露更多還是流于表面。
哪怕直至今日,仍舊有不少企業僅是將ESG作為公司財報業績后的某一個小段落,用來“秀肌肉”的手段,真正發揮ESG價值的玩家寥寥無幾。
現在,中國快遞企業也開始在ESG賽道“卷”了起來。“全球最具性價比”招牌背后,是快遞行業的長生命周期、龐大的就業群體、廣泛的服務范圍以及頻繁的消費者體驗。一貫給人以樸素務實印象的中國快遞企業如何講好ESG故事,值得觀察。
4月25日,圓通發布了2023年年報及2024年第一季度報告。
財報顯示,2023年,圓通實現營業收入576.84億元,同比增長7.74%;歸母凈利潤37.23億元,其中,快遞業務實現歸屬于母公司股東凈利潤38.40億元,同比增長5.15%。
2024年一季度,圓通速遞單季度實現營收154.27億元,同比增長19.46%;歸母凈利潤9.43億元,同比增長4.14%,其中快遞業務實現歸母凈利9.94億元,同比去年增長約11.87%。
在行業拼價格、卷服務的背景下,圓通這份成績單實屬優異。外界也好奇,圓通的業績為何能夠如此穩健?
與財報一同發布的《圓通速遞股份有限公司 2023 年度社會責任報告》,這份自2016 年以來發布的第 8 份社會責任報告給出了答案——
過去多年來在E、S、G三個維度厚積薄發的結果。
1、魚與熊掌“E”起兼得
如何在商業向善的同時,還兼顧企業的利益,達到“義利兼顧”的效果。魚和熊掌兼得,本質上是一個系統性工程。
我們在圓通身上看到了破局ESG的利器——領先的數字化能力。
數字化升級是圓通速遞近兩年實施的“一號工程”,這是一項“自上而下”的系統工程,其重要意義在于讓圓通人有本“明白賬”,迎接行業新變革。
這一新變革,既包括了行業從“價格驅動”轉向“價值驅動”的良性競爭,又包括數字化正滲透進快遞的全鏈路,可持續的綠色物流是大勢所趨。
在運輸環節,圓通通過數字化選擇更加低碳的履約方式。不僅投放新能源廂式貨車和輕卡,還陸續投入數十輛智能駕駛重型卡車。與傳統車型相比,每輛智能駕駛重卡一輛車運營一年就相當于回收了40多萬個紙箱;
在倉儲環節,圓通推動能源轉型,不斷加大“綠色圓通”投入力度。例如廣東揭陽、杭州、上海等多地集運中心陸續投用光伏發電項目,累計鋪設面積達 6.42 萬平方米;
一個例子是,去年,圓通在上海集運中心的屋頂上鋪設了1194塊深藍色的太陽能光伏板,年發電量可達83.9萬千瓦時,相當于在屋頂種下8.4萬棵樹。
在分散的終端,圓通還積極推動“一號工程——加盟網絡數字化、標準化建設”對加盟商財務、運營、管理等全方位賦能,助力加盟商降本提質增效,打造“非直營的類直營化體系”。
去年6月,圓通景德鎮分公司開啟了數字化升級序幕,負責人林平說,數字化之后,通過精細化分揀提升貨車裝載率10%,光物流成本每個月就降低5萬元。
數字化工具還能為快遞員算好“時間賬”。圓通快遞員胡方萍表示,圓通行者app就像一個小助理,為他規劃最佳路線,提醒他不要漏件,極大的幫助他節省時間和體力,收送包裹比以前更加輕松。
從“收、轉、運、派”,圓通數字化升級之路的每一個環節都緊密相扣。也正是得益于此,財報顯示,2023年,圓通全程時長較去年同期縮短5.63個小時。轉化為碳排放數據來看,公司單票快件減少排放二氧化碳當量 19.20g。
如今,訂單量、攬收量、簽收量,一件包裹從下單到簽收全流程均有“數字軌跡”。去年,新上線的“綠色圓通”板塊,能夠從油耗、用電、包裝三個維度計算運送包裹中產生的碳排放數據,并對下一步節能減排措施提供數據支撐。
用數字化賦能,減少不必要的環節和不必要的消耗。把消費者喜歡的產品,在正確的時間放在需要的位置。可見,ESG的成功實踐本身就是一種能力,也會逐步成為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2、不走直線路,而走“S”彎
ESG的核心,是希望探索出一條可持續的發展路徑,在商業價值和社會責任之間取得平衡。
圓通的獨特之處在于,真正地建立起適合于自身的可持續戰略——將ESG實踐變成了一項企業長期可持續的能力。而這些能力一邊幫助了企業自身業務的健康成長,另一邊重構了企業與社會的微妙關系。真正實現了服務社會和民生。
從社會責任報告看,圓通已經形成了一個以助殘平臺為中點,不斷向抗震救災、捐資助學、鄉村振興等方面擴散的“同心圓”生態體系。
老沈就是圓夢助殘行動的受益者之一。50多歲的他是“肢體三級”殘疾,原來是一名電工,目前是杭州蕭山區寧圍街道圓通速遞“圓夢家園”的員工。他每天收派快件、幫居民配送生活用品,細致耐心、一絲不茍,贏得了周圍居民一片好評。
老沈的同事袁婕同樣身患殘疾。每天早上8點多,袁婕都會與伙伴們來到位于圓通浙江助殘基地共享客服中心辦公樓的7樓的工位上,開啟一天的工作。雖然言語和行動能力障礙,但她作為在線客服,戴上特殊的手指定型器,用文字溝通與客戶溝通需求,已經得心應手。
老沈所在的“圓夢家園”和袁婕所在的“云客服”兩大平臺,是被圓通人稱為全網“最有溫度”的一個項目:圓夢行動。
2021年5月,圓通與中國殘聯簽訂戰略框架合作協議,啟動“圓夢行動”公益助殘項目,為殘疾人及其家屬提供就業崗位和創業平臺。
在圓通網絡各類就業崗位上都活躍著殘疾人的身影,他們有的成了鄰里喜愛的快遞小哥;有的成了排憂解難的客服人員;有的成了流水線上的技術能手;有的成了網點的創業帶頭人。甚至,有殘疾員工的母親一開始不放心子女在圓通就業,直到親眼看到助殘基地條件后,主動要求入職成為一份子。這種解決全家就業的案例在圓通不是個例。
截至目前,圓通累計幫助15000余名殘疾人及家屬實現就業創業,建成近8000家圓夢家園助殘驛站和北京、浙江2個助殘基地。
殘障人士就業一直都是社會的老大難問題,企業一般慣用“問題視角”來看待這個群體,因為前者的特殊性。企業大多采用了捐錢、捐物的線性處理方式。
而圓通卻不斷探索創新助殘模式,走上了一條難而正確的路。對殘疾人的意義,這不僅是一份收入,更是對人生價值的認可;對于圓通而言,既是一種擔當和責任,也是著眼企業發展,實施‘德善圓通’和‘用人屬地化’戰略的具體舉措;而對社會來說,就業是最大的民生,幫助殘疾人共富路上,一個都不能少。
更關鍵的是,圓通編織的這張共融又不失溫度的大網,不僅是可復制的,也是可持續的。
一個公司如何管理它與所處的社會之間的關系?這是ESG投資中“S”背后的核心問題。顯然,先行先試者圓通已經找到了新的答案。
3、尋找下一個“G”峰
聯合國、IFC和瑞士政府共同發布的標志性報告《Who Cares Wins》證明,更加關注ESG的企業,核心競爭力更強,長期的財務表現也會更好。
財報顯示,2021年至2023年,圓通快遞業務完成量分別為165.43億件、174.79億件、212.04億件,業務規模實現穩定的“三連升”。
與此同時,2023年頭部快遞服務企業業務量增速持續超過行業平均增速,在這之中,圓通作為頭部企業之一,市場份額進一步提升至16.1%。
深究背后的原因,離不開對人的重視。
圓通速遞董事長喻渭蛟不僅一次提到,“人才是第一核心競爭力。百年企業,人才為基。”
去年5月28日,圓通致遠學堂正式開課,以“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為校訓,圓通聘請了行業專家、知名學者、管理精英、業務骨干等組成專家委員會和師資力量,并聯合知名院所,打造快遞物流業知識寶庫和人才培養高地。
未來,致遠學堂將為圓通和全行業培養具有宏觀視野、國際眼光、綜合能力的高素質人才。
在保障員工權益上,圓通同樣走在了行業最前面。
2023年3月30日,來自圓通華東、華南、華北、華中、西南、東北、西北7大片區的180位職工代表齊聚上海總部,參加了圓通速遞有限公司一屆一次職代會(擴大)會議。
這是全國快遞行業首個將直營和加盟網點職工納入企業民主管理體系的職代會,同時全國快遞行業首份全網集體合同——《圓通速遞有限公司集體合同》也在會上審議通過,覆蓋圓通速遞全國超50萬名勞動者。
可以說,這是圓通前沿探索的一小步,為后續推動其他快遞物流企業、互聯網企業建立民主協商、民主管理制度提供了重要的實踐參考。
值得一提的是,在跨境電商這股洶涌的熱潮前,中國快遞全球化恰逢其時。今年一季度,圓通委任“快遞老兵”周建出任圓通國際快遞執行董事及行政總裁,并同步啟動國際人才挖掘項目“精彩計劃”,摩拳擦掌的圓通,準備在海外大干一場。
如今,外界認識企業需要通過兩份報告:一份是財報,另一份就是ESG報告。
把ESG放到一個更高的維度來看,它推動的是一場有意義的產業變革,一場有價值的商業變革,一場關于企業自身的變革。
圓通通過ESG“向內”、“向久”、“向健”,在環境、社會、治理上不斷尋找更多價值,培養能力成為下一個角力點,而這種能力一旦形成,也將助其攀登一個又一個的高峰。
鄭重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