億萬年前,我們腳下這片土地曾是恐龍的家園。
一提到這些曾經的地球霸主,人們腦海里就會蹦出“龐然大物”四個字。如蜥腳類恐龍,體重可達90噸,相當于15頭成年大象,體型僅次于須鯨。
多年來,一個問題一直縈繞在無數科學家和恐龍愛好者的心頭:恐龍長得如此巨大,原因何在?
有些恐龍體量驚人
2012年,古生物學家在阿根廷巴塔哥尼亞西北部的內烏肯省發現了一具9800萬年前的長頸泰坦龍骨骼化石。2021年,該團隊在《白堊紀研究》雜志發表的相關研究論文中表示,他們相信這可能是“迄今為止發現的最大的蜥腳類恐龍之一”,甚至比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展出的長37.1米、重約70噸的蜥腳類恐龍還要大。
四川自貢恐龍博物館研究員葉勇告訴科技日報記者,成都崇州天演博物館收藏有一具新疆發現的馬門溪龍類化石,其復原骨架長達39.8米,光脖子就長達19米。這是目前世界上裝架完成的最大的恐龍骨架。
“與長達30—40米的巨型蜥腳類恐龍相比,肉食性恐龍的體型明顯要小多了。目前發現最大的霸王龍體長約13米。與現在的動物界一樣,獅子和老虎的體型也比不上大象或長頸鹿。因為肉食性動物的主要武器是它們的速度和尖牙利爪,如果體型太大,行動不敏捷反而不利于追捕獵物。”葉勇說。
生存環境食物豐富
恐龍為什么這么大?科學家對于這個問題始終眾說紛紜,目前還沒有一個明確的答案。
“這或許是多種因素造成的,傳統認為是環境和生物本身共同作用的結果。”云南大學教授、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員徐星說。
恐龍王朝橫跨三疊紀、侏羅紀和白堊紀。在侏羅紀晚期和白堊紀早期,是恐龍體型進化到最龐大的時期。
有假說認為,在這些時期,氣候要溫暖得多,大氣中氧氣和二氧化碳含量水平比現在高得多,有助于恐龍的新陳代謝。不過,據美國《國家地理》雜志報道,一些古生物學家認為,恐龍生活的時代含氧量高的假設已被地質記錄和恐龍解剖學的證據完全推翻。地球化學證據表明,侏羅紀和白堊紀空氣中的氧氣含量與今天差不多,甚至更少。更重要的是,恐龍不需要十分充裕的氧氣來“滋養”它們的身體。
不過,中國地質大學副教授邢立達受訪時表示,可以肯定的是,恐龍時代氣候總體溫暖濕潤。徐星認為,這樣的氣候同時也孕育了豐富的植物,支撐植食性恐龍進化出龐大的身軀,也有助于它們抵御捕食者。同時,當時地球上整塊陸地面積比較大,為恐龍提供了充足的生存空間。
生長策略主打“節能”
以巨型蜥腳類恐龍為例,徐星介紹說,現有假說認為,蜥腳類恐龍有節省“能量”的繁殖策略。“恐龍媽媽不會像老母雞一樣,花費精力孵蛋,而是生下恐龍蛋后任由它們自己孵化,自己則養精蓄銳長身體。”
作為恒溫動物,哺乳動物和鳥類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來維持體溫。然而蜥腳類恐龍則不同,它們并非典型恒溫動物,因此可實現“節能減排”,保存了更多用于快速生長的能量。
蜥腳類恐龍的進食方式也有助于造就更大的體型,它們不需要像今天的哺乳動物那樣咀嚼食物,而是將樹枝、樹葉等囫圇吞下,這意味著它們可以很快攝入大量食物。由于不需要牙齒來咀嚼,它們的頭更輕,所以脖子可以更長,這意味著它們可以在一個進食點接觸到更多的食物。
“它們有一個很龐大的腸胃系統,所以它們不停地吃東西,將其儲存在腸胃里慢慢發酵,進行化學消化。這種發酵還有個好處,就是能產生熱量,恐龍也就不用再消耗本身的熱量去維持體溫。”徐星說,“這種綜合效應就讓恐龍的營養攝取量遠遠大于一般的哺乳動物。”
同時,蜥腳類恐龍也有類似鳥類的高效呼吸系統。據《國家地理》雜志介紹,它們擁有復雜的氣囊,這不僅使呼吸更有效率,而且還允許軟組織侵入骨骼,使其骨骼更輕且不影響強度。據估計,即使長約30米的超龍體重也僅在35噸到40噸之間。
葉勇表示,恐龍的種類繁多,不同類型的恐龍可能具有不同的生長發育模式。有的恐龍屬于限定性生長,成年后就會停止生長;而有些恐龍屬于非限定生長,在成年后并不停止生長,只是生長速率變得很慢,可能一輩子都在慢慢長個兒。
徐星補充說,許多恐龍,尤其是巨型恐龍,一般生長速度都很快,而且能夠持續高速生長,這也許是許多巨型恐龍能突破體型“天花板”的原因之一。
鄭重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