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24日從中國科學院山西煤炭化學研究所獲悉,日前由該所主持,寧波中車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標準技術研究院及國家納米科學中心共同參與制定的國際標準——電化學電容器多孔炭(簡稱電容炭)空白詳細規范,經國際電工委員會納米電工產品與系統技術委員會通過,正式對外發布。該標準由中國科學院山西煤炭化學研究所709組技術團隊承擔制定工作。
這一電容炭領域首個國際材料空白詳細規范,全面梳理了材料對器件性能的影響因素,包括電容炭的化學、物理、結構及電化學關鍵控制特性23項,其中電化學關鍵控制特性除了比容量、倍率性能等一些短期性能指標,還包括了下游用戶更加關心的長期穩定性、溫度耐受性等指標。標準對這23項關鍵控制特性的測試方法進行了詳細的闡述,并且通過查閱國際國內標準,對這些測試方法的標準化成熟度進行了歸類。
技術團隊通過主持該標準的制定,一方面能全方位梳理總結材料影響器件性能的潛在因素,從內部把技術做精做細,另一方面也能促進國內研發人員與技術水平先進的國際公司充分交流,幫助技術升級,從而助力國產電容炭走向國際市場。
電化學電容器以其超快的充放電能力、長循環壽命、寬工作溫度范圍、高安全可靠性和低維護成本,被廣泛用于電力監測通信終端、電網調頻和規模儲能等領域,擁有廣闊的市場前景。然而,我國電化學電容器的關鍵活性材料——電容炭,長期依賴日韓進口。
近年來,我國電容炭生產技術取得重要突破。中國科學院山西煤炭化學研究所打通電容炭料—材—器—用技術創新鏈,成功實現成果轉移轉化,啟動500噸電容炭產業化項目建設,目前已進入量產階段。在電容炭研究過程中,科研人員發現其制備工藝路線長、影響因素繁多、構效關系復雜,缺乏標準文件指導。
基于此,技術團隊自2019年向IEC提出制定電容炭空白詳細規范國際標準和超級電容器電極片空白詳細規范的標準提案,旨在通過一系列高質量的國際標準“組合拳”引導該行業健康快速發展。
鄭重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