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核酸采樣機器人的誕生,醫療機器人的廣闊前景再次引發市場熱議。事實上,上海疫情期間,以消毒機器人、醫療廢棄物轉運機器人、藥品配送機器人為代表的醫療機器人就大顯身手,為降低患者交叉感染風險、保障醫護人員安全、助力科學防疫做出了巨大貢獻。
恒昌宏觀經濟研究室表示,受疫情催化,科技在經濟社會發展的引領支撐作用進一步凸顯。作為新興技術和醫療健康兩大熱點領域的前沿交叉方向,醫療機器人不僅為后疫情時代下的抗疫提供了新路徑,也被視為硬科技和大健康的關鍵賽道,在加快國產替代、推動健康產業智能化升級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具體到投資布局,可重點關注手術機器人這一細分賽道。
多重因素催熱醫療機器人
隨著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加速演進,機器人產業迎來發展窗口機遇期。據IDC中國統計,中國是全球最大的機器人市場,目前占全球市場份額近40%,未來五年預計仍將保持20%以上的增速。
聚焦中國機器人市場,工業機器人和服務機器人是主要類別。工業機器人主要應用于工業領域,實現加工、制造、搬運等功能。服務機器人通常為可半自主或全自主工作的機器人,實現清潔、護理、設施維護等服務功能。醫療機器人屬于服務機器人中的特種服務機器人,指應用于醫院、診所的醫療或輔助醫療的半自主或全自主工作的機器人,具體又分為手術機器人、康復機器人、輔助機器人和服務機器人四大類。
盡管醫療機器人近年來才逐漸走入大眾視野,但作為高端智能醫療裝備的代表,一直是海內外關注焦點。中國也先后出臺多項政策重點扶持。例如:《中國制造2025》明確提出,重點發展醫用機器人等高性能診療設備。《“十四五”醫療裝備產業發展規劃》也指出,到2025年,醫療裝備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水平明顯提升,主流醫療裝備基本實現有效供給,高端醫療裝備產品性能和質量水平明顯提升,初步形成對公共衛生和醫療健康需求的全面支撐能力。
資本市場也對醫療機器人賽道青睞有加。《全球醫療機器人價值趨勢報告2021》數據顯示,2021年中國醫療機器人領域共發生55起融資事件,融資總額為15.9億美元,融資額環比上漲100%。
恒昌宏觀經濟研究室分析指出,醫療機器人產業快速發展既是政策、資本助推的結果,也是行業自身發展的必然趨勢。一方面,隨著大數據、云計算、機器學習、仿生感知與認知等前沿科技在醫療領域應用的深化,醫療機器人的學習能力不斷增強,被廣泛應用于手術、康復、診斷和醫院基礎服務等多個場景;另一方面,隨著人口老齡化趨勢的加強以及勞動力成本的上升,醫療健康產業需求激增。
手術機器人賽道騰飛在即
作為醫療機器人的重點細分領域以及微創手術未來的發展方向,手術機器人領域一直被視為下一個藍海市場。據全球增長咨詢公司沙利文2021年預測,中國手術機器人市場將由2020年的4億美元增加至2026年的38億美元,復合年增長率為44.3%,遠高于全球增速。
什么是手術機器人?一般來說,手術機器人即外科醫生能夠通過遠程控制,并通過微小切口精密操作進入患者體內的手術器械,從而輔助外科醫生進行微創手術的精密操作型機器人。相比傳統手術,手術機器人集多項現代高科技手段于一體,在手術操作、患者治療、醫生操作等方面具備明顯的優勢。
作為坤元資產FOF投資生態鏈上的重要合作伙伴之一,上海微創醫療機器人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微創機器人”)自主研發的圖邁Toumai腔鏡手術機器人,不僅具有手術視野立體真實,微型器械精細操控,狹窄空間下操作靈活等技術優勢,還克服了傳統開放手術的創傷大、出血多、并發癥概率高等問題,實現精準、安全、高效、微創傷。
細數醫療機器人領域內的熱門賽道,手術機器人必占一席。《報告》數據顯示,全球范圍內,2021年醫療機器人領域共發生10起過億美元大額融資事件,其中,4家為手術機器人企業。值得注意的是,4家手術機器人企業中,2家來自中國。
對此,恒昌宏觀經濟研究室表示,資本躁動的背后,是國產手術機器人企業的快速崛起。盡管國產手術機器人起步晚,但隨著市場需求放量以及國內高端制造能力和研發的突破,越來越多的國產手術機器人企業逆勢崛起。例如:微創機器人一直致力于設計、開發及商業化手術機器人的研發與制造,經過多年的研發創新與產業積累,不僅在2021年11月2日成功登陸港交所,還發展成為具備手術機器人全鏈條底層核心技術的龍頭企業,在核心產品的技術水平、專利壁壘、臨床進度和產業化布局上均處于國內領先地位,打破了醫療器械高端智能制造領域國外企業長期以來的技術和產品的壟斷。
總的來說,以手術機器人為代表的醫療機器人正處于大爆發前期,隨著行業紅利持續釋放,人民健康需求持續升級以及國產替代加速,醫療機器人的價值將進一步凸顯,并有望成為長期高景氣復合型黃金賽道。
鄭重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