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時空 AI讓文物“動”起來
AI技術賦能考古 從文物發掘、修復到保護都將更便利
考古專家:高科技應是考古輔助手段而非噱頭
圖/受訪者提供
11月21日,長江口橫沙水域,中國水下考古迎來了一次歷史性突破。我國迄今水下考古發現的體量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木質沉船——“長江口二號”古船終于初露真容。這次成功打撈背后,凝聚了考古人的智慧與經驗,更是“水下沉船自動識別輔助系統”“全球首艘智能化采樣無人艇”“機器人水下考古裝備”等硬核科研成果“組團出擊”的成果。
近年來,AI技術開始賦能考古領域,通過AI建??梢灾ξ奈镄迯?,通過圖像識別能夠“凝練”數字壁畫,讓文物“動”起來。當考古遇上AI,還會碰撞出哪些火花?記者對此進行了采訪。
AI為水下考古“提速”:
突破技術瓶頸 從發掘、采樣到打撈都實現“智能化”
“長江口二號”古船的發掘與保護,是極具代表性的案例,近日,廣東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院長崔勇參加了“長江口二號”古船的科研座談和經驗分享。他告訴記者,早期探測和打撈出水,離不開AI技術的一套“組合拳”。
崔勇介紹,由于“長江口二號”沉船被發現的區域是在長江入海口,水質泥沙含量大,船體周圍泥沙淤積較厚,由于能見度差,對于水下考古的考驗依然比較大。最終,考古專家們決定通過水上和水下三維掃描的方式來獲取更多信息,“比如在水下,利用聲吶技術傳回的聲波的點位,形成點云數據,從而可以做出一個三維的點位圖結構,再通過整體打撈,獲取更多沉船的信息量?!?/p>
據了解,從2014年起,上海大學、華東師范大學、復旦大學等高校便組建了“長江口二號”沉船研究團隊,先后研發出“水下沉船自動識別輔助系統”“全球首艘智能化采樣無人艇”“機器人水下考古裝備”等成果,使“長江口二號”的考古工作變得“智能化”。
如“精海6號”智能化采樣無人艇,可以從多個角度獲取沉船及周圍環境的寶貴數據資料;而在打撈過程中,通過智慧打撈監控系統,打撈人員可以實時監控相關數據,如保護古船打撈的“弧形梁”姿態是否發生碰撞;打撈進度如何等。
AI輔助文物修復:
打破時空、地理限制 讓三星堆文物和敦煌壁畫“活靈活現”
在文物修復過程中,計算機視覺的前沿技術可以在出土文物的碎片拼接、復原以及原初形態的數字化重建方面發揮協助作用?!氨热缬行┢餍纬鐾梁螅牟牧纤至嘶蛘哒蹞p了,那么我們通常就可以用AI建模來進行修復,從而實現在虛實集成世界里面做復原,考古拼接的效率就會大大提高。”著名考古學家、南方科技大學講習教授唐際根說。
記者了解到,AI還能打破“時空”局限,對文物進行虛擬修復。近期,在唐際根所策展的《理解三星堆》展覽中,就有一段通過三維建模復原的祭祀場景。“從場景中人物的服裝形制以及儀式過程,我們都做了大量的工具延伸,才得以最終呈現?!?/p>
另一邊,敦煌研究院則在嘗試通過AI打破地理空間限制。敦煌藏經洞內藏有經卷、文書、絹畫等5萬余件文物,然而由于各種原因,這些珍貴文物流散到了世界各地。騰訊旗下閱文集團首席執行官程武透露,通過激光掃描、照片重建技術,結合游戲引擎的PCG技術、PBR技術,能以毫米級精度1:1還原藏經洞內的壁畫、文物細節,并模擬不同時間里敦煌莫高窟的光照、植被等情況,在線上輔助敦煌研究院構建起一個“數字藏經洞”,實現了物理場景的數字化高保真復現。
同樣嘗試用AI修復文物的還有三星堆遺址。今年6月,騰訊與四川省文物局共同探索AI識別文物修復技術,通過將文物碎片3D掃描、建立數據庫,再由AI根據器物顏色、紋理、斷面的形態等信息計算拼接的可能性,從而提高考古人員的效率。
AI豐富文保形式
“文物醫生”高效去病害 4K畫質助專家遠程無障礙“會診”
除了考古發掘和考古修復,AI在文物保護方面也開始嘗試發力。近期,在敦煌研究院內就有一位AI“文物醫生”正在接受培訓。敦煌研究院院長趙聲良曾表示,壁畫的病害研究與修復是一大難題,其病害種類繁多、形態復雜且缺少自動化標注工具,其識別和分割往往需要耗費大量專業工作人員的人力成本。
針對這一難題,騰訊多媒體實驗室為敦煌研究院提供了AI病害識別技術,該技術可以通過深度學習敦煌壁畫病害的相關數據,讓AI學會為壁畫“看病”,從而實現自動化且高效的壁畫病害分割與識別。
此外,騰訊實驗室向記者透露,后續他們也將開發沉浸式遠程會診系統,實現4K超清畫質的360度沉浸式畫面展示,讓不同地域的專家均可清晰查看現場情況,實現無障礙遠程文物會診。
與此同時,在華南理工大學古籍保護與利用研究中心也有一臺AI“文物醫生”,其名為“智能化古籍脫酸增強裝置”,一批批嶺南古籍通過它得以被套上“保護衣”——分頁、預真空、霧化、真空干燥,經過這些步驟后,一本或將面臨風化消失風險的古籍就可“重獲新生”。而達到了脫酸加固效果的古籍,其“體內”的酸性物質可以被中和掉,從而起到延長紙張壽命的作用。
“AI+考古”成本是最大限制
專家: 應探索技術和考古怎么結合
基于時間成本和經濟成本考慮,目前利用AI技術修復文物還不算普遍。針對大部分的可移動文物,考古工作者們往往采取傳統的陶片黏對方式,“從時間成本看,目前的AI技術會要求我們先掃描再建模,但這個過程耗時可能和我黏陶片的時間差不多?!碧齐H根說。以敦煌壁畫為例,一幅壁畫的還原離不開機器學習。“比如一張只有半截的壁畫,就需要AI先學習左半截,掌握色彩的飽和度、圖案結構等信息之后,才能復制右半截,但如果圖案本身為非對稱結構,那么機器就無法學習,需要藝術史學家將相關信息交給機器。這需要大量的時間成本,更需要技術人員與考古學家的磨合?!?/p>
崔勇也同樣強調這一點,他說,目前在考古領域出于成本考慮,針對一些可移動文物依舊會采用人工繪制或數碼相機拍攝等方式?!耙环矫媸墙洕杀荆硪环矫媸褂眠@些AI設備存在技術門檻;但對于野外數據采集,往往考古學者一人就可以開展。相比之下,水下考古則對技術和設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的必要性以及投入產出比更大?!?/p>
盡管成本高昂,但唐際根與崔勇等學者依然認為“AI+考古”值得嘗試?!癆I技術是工具,考古才是主要前提,高科技應該是輔助考古研究的手段,而不應該成為噱頭。目前我們的很多考古技術還需要探索,可以多積累經驗和案例;同時更需要關注技術和考古怎么結合,才能實現在有限的財力、人力情況下減少成本,提高投入產出比。”唐際根說。
鄭重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