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當航空航天技術走進千家萬戶——探訪中國航展上的民用先進科技成果
近日在廣東珠海舉行的第十四屆中國國際航空航天博覽會上,記者觀察到,一些來自航空航天領域的先進科技成果,已逐步走向民用市場,在醫療設備、城市管理、先進制造、導航定位等多個領域實現應用,賦能諸多行業。
中國電科14所、中電國睿展出了阿爾茨海默癥一體化無創診療系統、S波雙偏振相控陣氣象雷達、能夠用“意念”操控的智能機械手等民用產品,吸引不少觀眾參觀體驗。
“我們開發了深度學習算法,能夠對操縱者的神經肌肉電信號進行快速分類識別,進而根據人的意圖完成手部動作。”中電國睿副總經理孫磊說,這種智能機械手已通過多項國際檢測,并面向殘障人士提供試用。未來,該產品不僅能幫助殘障人士改善生活品質,還可用于工業工程輔助等領域。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一院18所在研制“人工心臟”的基礎上,聯合多家醫院開展純國產便攜式ECMO專項技術攻關,目前已經完成樣機研制,并成功開展20多例動物實驗,即將進入臨床應用階段。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一院18所所長曾思表示:“我們將致力于實現更多‘從0到1’的突破,進一步推動長征火箭相關先進技術向民用高端醫療領域轉化。”
越來越多的航空航天技術已經來到我們身邊。無人駕駛技術的快速發展,就離不開精準可靠的導航控制。長期研究慣性導航系統的中國航天科工集團三院33所此次帶來的地圖匹配導航設備,能夠充當無人車的“眼睛”和“耳朵”,精確測量無人車的航向和位置信息,即便在衛星導航條件不佳的情況下,也能連續提供亞米級精度的定位信息。
此外,一款僅有火柴盒大小的微機電組合導航系統,集成了慣性、衛星、磁場、氣壓等多種傳感器,已經在無人車、相機穩定平臺等領域實現批量化應用。
在本屆航展上,中國航天科工集團二院25所新研制的反無人機光電探測雷達,創新采用邊搜索邊測距體制,能夠對多個目標實施三維跟蹤探測,為后續處置爭取時間。
展覽現場,銳科激光演示了高能量單模塊1000瓦清洗脈沖激光器對圓筒內壁的清洗效果。在航空航天領域,激光經常被用來3D打印鏤空晶格結構件、火箭發動機再生式尾噴管等精密部件,與此同時,高精度、高能量的激光還能用于清洗船舶螺旋槳,與傳統的噴砂、化學試劑及機械等清洗方式相比,激光清洗的質量高、成本低,而且綠色環保。
“航空航天是‘大國制造’高精尖領域的代表行業,對產品加工的可靠性、穩定性、安全性等方面有著嚴苛的標準要求,這也正是航空航天產品能夠走向民用的內在優勢。”銳科激光市場策劃主管段琦說,“我們將堅持走創新之路,加大高新技術、工藝攻關,服務國家社會需要。”
鄭重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