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一級市場出手越來越謹慎,自動駕駛“獨角獸”們紛紛將目光轉向了二級市場。
6月30日,自動駕駛賽道頭部玩家速騰聚創和黑芝麻智能雙雙向港交所遞交上市申請,擬在港股主板掛牌上市。
在此之前,另一家自動駕駛解決方案提供商知行科技已于4月初遞表港交所,申請主板上市,并于6月初正式獲得了香港 H 股上市備案通知書。同步在推進上市的還有縱目科技,不過與前面三家公司不同,縱目科技此次IPO選擇了科創板,如果推進順利,有望成為A股自動駕駛第一股。
這意味著,截至目前國內自動駕駛賽道今年至少已經有4家頭部公司正在排隊IPO。另外還有文遠知行、Momenta等多家頭部企業此前也相繼傳出了上市消息,拉開自動駕駛公司新一輪IPO競速。
自動駕駛“獨角獸”扎堆上市
根據港交所網站披露的招股書,此次速騰聚創和黑芝麻智能募集資金主要有三大用途:持續推進產品研發,提高商業化能力,以及補充營運資金。
作為國產激光雷達賽道的明星企業,速騰聚創圍繞自動駕駛對激光雷達的需求應用,先后推出了三個不同的激光雷達平臺,分別是R平臺、M平臺與E平臺,并相繼實現量產,目前正在設計及開發的是下一代激光雷達平臺,即F平臺。
據統計,截至2023年3月31日,速騰聚創已經獲得了21家汽車整車廠及一級供應商52款車型的前裝量產定點預期訂單,主要客戶包括吉利汽車、廣汽埃安、長城汽車、小鵬汽車、路特斯及Lucid,并為其中7家實現了九款車型的SOP,位居行業前列。
成立以來,速騰聚創已累計交付超過100,000臺激光雷達,其中2022年售出約57,000件激光雷達產品。結合當前市場格局,以及招股書中披露的信息,可以推測公司A是禾賽科技,公司B是法雷奧。
速騰聚創其實是今年第二家開啟IPO的中國激光雷達企業。在此之前,同為激光雷達“獨角獸”的禾賽科技已于2月在美國納斯達克正式掛牌上市,成為“國產激光雷達第一股”,禾賽也是今年第一家成功上市的頭部自動駕駛產業鏈公司。
在激光雷達領域,禾賽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績。據官方公布數據,早在2022年底,禾賽科技累計交付量就突破了10萬臺,其中2022年禾賽全年交付量為80,462臺,同比增長467.5%。
進入2023年,禾賽激光雷達出貨量繼續飆升,今年一季度總交付量達34,834臺,同比增長402.9%,其中ADAS激光雷達交付量為28,195臺。據統計,在 ADAS 領域目前禾賽累計已獲得 11 家主流 OEM 量產定點,其中 6 家將在 2023 年底前開始量產交付,這意味著接下來禾賽交付量必將進一步大幅提升。
而黑芝麻智能,則是國產自動駕駛芯片賽道的頭部代表。根據港交所網站披露的招股書,截至目前,黑芝麻智能累計已經與30多家汽車OEM及Tier1達成了合作,并獲得了10家汽車OEM及Tier1的15款車型意向訂單。其中華山A1000和A1000L自2022年開始批量生產 ,截至2022年12月31 日,A1000系列的總出貨量超過25,000片。
按車規級高算力SoC的出貨量計算,2022年黑芝麻智能在中國及全球的市場份額分別達到了5.2%和4.8%,是全球第三大供應商,前面兩家分別為英偉達和地平線。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地平線,其實早在2021年就傳出了欲赴美或者赴港IPO的消息,但遲遲沒有實質性進展。在車規級芯片領域,地平線相繼推出了征程2、征程3到征程5三代產品,并與超過20家車企共計120多款車型達成量產定點合作。截至今年4月,征程系列芯片累計出貨量已突破300萬片,其中征程5從首次量產上車至今,近半年時間內出貨量已突破10萬片。
而除了這些已經上市和正在推進上市的自動駕駛公司,今年還有文遠知行、Momenta等自動駕駛公司也相繼曝出了IPO傳聞。
圖源:文遠知行
其中文遠知行,據知情人士透露,已秘密在美國提交首次公開募股的申請,計劃最多融資5億美元。Momenta則被曝正考慮最快于今年在香港或美國進行首次公開募股,可能籌集多達10億美元資金。
無論這些傳聞是真是假,國內自動駕駛賽道正掀起新一輪上市潮已經是不爭的事實。
事實上,自動駕駛產業鏈公司扎堆上市的盛況,前兩年已經出現過一次,不過當時主角多是國外玩家。
2020年,美國激光雷達公司Velodyne、Luminar、Aeva、Ouster以及以色列的Innoviz、相繼在美國借殼上市,正式拉開自動駕駛公司IPO序幕。隨后,這股熱潮從激光雷達蔓延至自動駕駛卡車賽道,又有Embark、Aurora、圖森未來以及AEye、Quanergy 等多家自動駕駛卡車及激光雷達公司接力登陸納斯達克。
然而,由于種種原因,這些企業上市后的表現并不理想。2022年底,激光雷達元老Ibeo、Quanergy先后宣布破產,有著“全球激光雷達第一股”之稱的Velodyne則宣布與Ouster合并,且雙方合并后的公司僅保留Ouster的名字,Velodyne退出歷史舞臺。
自動駕駛卡車方面,圖森未來上市后波折不斷,據最新消息,該公司可能出售美國業務,將重心放到亞太或其他地區。而Embark,已于今年5月“賣身”Applied Intuition,后者專注于為無人車開發及提供仿真和軟件工具,本次交易價格為7100萬美元。要知道2021年底上市時,Embark的市值曾一度超過50億美元,結局令人唏噓。
如今,伴隨著新一輪上市潮的主角從海外公司變成中國公司,與此同時融資陣地也從美股換成了港股,以及科創板,會否改變自動駕駛公司在資本市場“叫好不叫座”的尷尬局面,令人期待。
是必須,也是必然
自動駕駛作為一個技術密集型賽道,同時也是一個“燒錢”的賽道。
據招股書披露,自成立以來,速騰聚創、黑芝麻智能、知行科技、縱目科技、禾賽科技五家公司累計分別完成了14輪、10輪、9輪、10輪和9輪融資,其中黑芝麻智能合計融資總額為6.95億美元,知行科技累計融資超過15億元,禾賽累計融資超過5億美元。
盡管如此,由于“造血”速度趕不上“燒錢”速度,大家仍普遍缺錢。
據財報數據,2020 年、2021 年及 2022 年,速騰聚創分別實現收入 1.7 億元、3.31 億元和 5.3 億元,凈虧損分別為 2.2 億元、16.54 億元和20.86 億元,營收持續向好的同時,虧損也在快速擴大,且三年累計虧損近40億元。
由于在激光雷達產品和相關解決方案獲得增量收入前,仍需要持續投入研發以及日常運營,速騰聚創預計,在可預見的未來,公司可能繼續經歷凈虧損,甚至虧損將進一步加大。
黑芝麻智能亦如此,2020年、2021年及2022年,黑芝麻智能分別實現收入5302萬元、6050萬元以及1.65億元,對應經營虧損分別為2.93億元、7.23億元以及10.53億元,年度虧損凈額分別為7.6億元、23.565億元、27.539億元,3年累計虧損高達58.7億元,遠超其3年總收入2.79億元。
鑒于目前黑芝麻智能正處于擴展業務及營運階段,并需要持續投資研發,該公司也預計2023年的虧損凈額將大幅增加,并可能在短期內繼續產生虧損凈額。
因此,進一步向資本市場尋求支持是必然。除此之外,今年頭部自動駕駛公司爭先恐后奔赴二級市場,也不排除是出于企業本身融資節奏以及早期投資者變現需求考慮。
值得關注的是,從當前國內自動駕駛發展態勢來看,也為本土自動駕駛公司沖刺IPO提供了諸多利好。得益于傳感器、芯片、算法等核心技術的持續突破,以及終端消費者對智能駕駛的接受和認可程度不斷提升,自動駕駛在國內的滲透率正在穩步提升。
據乘聯會最新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國內新能源乘用車L2級輔助駕駛的裝車占比達33.9%,而去年同期僅為23.8%,L2+級輔助駕駛的裝車占比已經達到了4.9%,比去年同期高了4.2個百分點。其中24萬元以上價位的新能源乘用車,七成以上的車輛智駕功能達到了L2級以上。
終端市場滲透率的持續提升,無疑為自動駕駛產業鏈公司商業化落地提供了堅實的支撐。據地平線創始人、CEO余凱博士日前在2023中國汽車論壇上介紹,去年在中國乘用車L2+NOA市場,地平線的智駕域控制器芯片方案占據了49% 的份額,位居市場第一,第二名為英偉達,市場份額為46%,兩家合計市場份額高達95%。
禾賽科技作為“中國自動駕駛第一股”,得益于國內自動駕駛良好的發展態勢,在2月份上市后首個季度也取得了不錯的表現,今年一季度實現營收4.3億元,同比增長73.0%,創下歷史新高,不僅如此,禾賽經調凈利潤和經營現金流也成功實現了轉正。
目前,自動駕駛正處于從L2向L2+、L3/L4過渡階段。為加速這一進程,國內正規劃出臺更多的利好政策。6月底,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期間明確提出將啟動智能網聯汽車準入和上路通行試點,組織開展城市級“車路云一體化”示范應用,支持L3級及更高級別的自動駕駛功能商業化應用。
而除了產業化支持政策,資本市場也在不斷放寬科技公司的IPO門檻。
今年3月31日,港交所《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證券上市規則》第18C章正式生效,其中最大的亮點是大幅降低了特專科技公司在港上市的門檻,給予了科技創業者更多的上市融資機會。
比如在IPO市值要求方面,新增18C章節將未商業化的特專科技公司市值門檻從150億港元降至100億港元,對已商業化的特專科技公司的市值門檻從80億港元下降到60億港元。另外在最低營收要求、研發要求也進行了明確的定義。黑芝麻智能此次赴港IPO,就得益于該規則的出臺,據悉黑芝麻智能也是第一家按此規則正式遞交A-1上市文件的企業。
不難預見,接下來在市場、政策的雙重驅動下,必將加速自動駕駛在終端市場的進一步普及,以及高階突圍,從而為相關產業鏈玩家提供更多的機會,這不僅僅是指商業化落地,還包括更多進入資本市場的機會。
鄭重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